11月27日晚,我们孙炜副教授在人文楼605教室做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的学术报告,2022级同学到场听讲。
孙老师提出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近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讲座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孙老师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巩固、发展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课程考核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孙老师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时代化中国化的产物,师范生应该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十二个必须”等理论内容。最后,孙老师进一步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用中华民族历史观引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着重选用民族“三交”史料,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解释等。总而言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中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养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在讲座的最后,孙老师指出通过今天的讲座,同学们应该能够理解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具有强相关性,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应该被融汇贯通,相向而行,共同促进。本次讲座让在场的同学们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更加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增加自己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和对历史教育的思考。(供稿人:王暖,葛欣怡)